7月23日至8月22日,为了深入了解中药材的品质、种类以及价格,由10名学子组成的川农暑期社会实践队“努力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成都市温江区的一心堂药房、太极大药房以及贝尔康大药房等几家药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不仅让成员们亲身接触到了中药材的市场流通,还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实践活动——目的与意义
7月23日,全队成员开展会议,讨论制定社会实践计划,团队共同认为对于药剂学专业的学子来说,了解中药材的市场现状,尤其是品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成都温江区的多家药店,了解当地中药材的品质、种类和价格情况。成员们应当实际到店,以常见的中药材麻黄、桂枝、柴胡、大青叶、甘草等为例,了解其产地、价格、相应品质,并对中药特色产业发展提出看法与展望。同时,这也是一次锻炼成员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和市场调研能力的宝贵机会。
实地走访——深入中药材市场
7月23日起,“努力实践队”的成员们带着调研表格和信息问卷,分组前往温江区的一心堂药房、太极大药房以及贝尔康大药房等多家药店,自由展开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店内中药材的种类、品质鉴别、价格浮动情况以及药店对中药材质量的把控措施等。成员们主要走访了一些规模较小的个体药店和专门经营中药材的商铺。调研活动持续到了8月22日,团队成员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药材的品质差异较大,一些小店铺的药材保存条件较为简陋,可能会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和疗效。这一发现引发了成员们对于市场监管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深思。
实践结果——心得体会
通过实地调研,药剂202101班的学子们对温江区中药材市场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总结来看,当地中药材市场总体上品种齐全,质量较为稳定,但在一些细节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个别小型药店的药材保存条件较差,部分药材的价格波动较大等。团队成员们在实践结束后的总结会上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与发现。部分成员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自己对中药材的感官鉴别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区分药材的优劣;也有成员提出,市场上假冒伪劣药材的存在提醒着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更加注重药材的质量把控,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